近年来,随着“智慧法院”建设地不断推进,大数据在司法工作中的运用越来越多,尤其是在法院送达、执行等方面的共享和运用,更是不断深入推进。近日,资兴市人民法院巧用审判大数据成功送达、调解了一起民事案件。
2018年12月,陈某因李某拖欠挖机劳务费向本院提起诉讼。立案后,承办法官按照陈某提供的地址向李某送达应诉材料,但因李某外出而一直未能送达。
面对送达难题,承办法官绞尽脑汁希望通过向李某户籍所在地以及李某所在村民委员会送达材料等其他方式联系到被告,但一直没有成功。正当承办法官准备采取公告方式送达时,突然想起法院的审判管理系统有统计当事人信息的功能,或许可以通过系统查询到被告的其他案件和联系方式。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承办法官在系统录入了李某的信息,不曾想因李某曾在法院有其他民事案件,通过查询找到了李某的联系方式。之后,承办法官联系上了李某,并组织双方进行调解,经多次努力,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该案圆满解决。